在1月21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,张文宏医生呼吁:如果发烧,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,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做检测。早做检测,早出结果,早做应对。 4种情况别急着吃退烧药 发热,其实是身体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。 因此,过早退烧反而影响身体“自愈力”,不利于白细胞与致病菌的战斗。 不仅是疫情期间,任何时候发热都不应该过早服用退烧药,以免掩盖病情。 1. 低于38.5℃ 38.5℃以下的发热,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范畴,不必吃退烧药。此时应多喝水,并采取物理降温即可。 2.已经服药 已经服用退烧药却没起效,4小时内不宜再次服用。 目前最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,多数在2小时内起效,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。用得太勤,可能引起肝肾损伤。 3.药物引起的发热 “药物热”是指治疗疾病过程中,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发热。常见包括抗生素类、抗癫痫药、抗肿瘤药、抗组胺药、抗结核药等。 发生了药物热也无需紧张,首先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,多数患者停药48小时内可退烧。 4、慢病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会通过肾脏代谢,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药前应咨询医生。有支气管哮喘、消化道溃疡、心脏等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。 感染科医生推荐三种物理降温法 适用39°C以上 适用于体温39度以上的高热患者,部位为腋窝、腹股沟及腘窝(膝盖后方凹陷处)等血管丰富处。 每次应放置10~30分钟或遵医嘱,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。